第241章
唐阳府, 大堂之内。
林斐济对院外的打斗无动于衷,冷冰冰的视线扫过谢白砚和跟在他身边目光稍许躲闪的原唐阳府衙的几位官员。
“谢大人这是要造反?”
林斐济站在最前面,苏阳秋等人站其左右, 与谢白砚及其成对峙之势。
“沈新谋夺大燕疆土, 而我是在拨乱反正。”
谢白砚诚恳劝道:“诸君皆出身世家大族, 才干兼备, 莫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跟着一农家子弟看似前程似锦,实则滚油烹花,大事难成啊。”
“你是燕景帝的人?”林斐济径直问道。
“非也。”谢白砚笑了笑, “谢贺二族诚邀诸君共谋大事, 如今唐阳已是囊中之物, 只要诸君愿意, 将来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拾人牙慧还能谋得天下?真是笑话。”林斐济冷笑一声,即声反驳道。
“林斐济, 南江人士,自小就读于南江书院, 九岁成童生,十二岁中秀才,却没有继续科考,而是匆匆离家去了昭平县做一个小小的县丞。”
谢白砚没回, 转而说道:“谢某原来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是何原因,让林大人做出自毁前途的行为。”
众人的目光瞬间落到林斐济身上。
见林斐济毫无所动, 谢白砚眉头微不可查皱了一下:“盖因你是一个小哥儿,根本无法通过科举入仕,这才投身于沈新名下。”
他声音愈来愈大:“诸君皆是八尺男儿, 跟着一个小哥儿做事如何对得起这么多年读过的圣贤书!?”
石修容等人皆满脸震惊看着林斐济,只有苏阳秋面色不变,厉声反驳道:“是与不是有何关系?一直以来主公与主君任人唯贤,从不以性别论之,何况这与你造反之事毫无干系。”
谢白砚在唐阳当了这么久的差事,竟还认为性别之论能策反大家,真是天真,林斐济扯了扯嘴角。
他刚要开口,门口传来一道熟悉的嗓音:“小哥儿又如何?”
秦宁走时大张旗鼓,回来的却悄无声息,粮仓兵器工厂各处派人前去解决,他亲自带着一队人进了府衙,正好听到了谢白砚的质问。
“主君竟然回来了。”众人循声望去,有人喃喃道。
秦宁见到安然无恙的林斐济放松下来,径直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
几息之间,谢白砚就明白自己掉进了秦宁设的圈套,院外的人手皆被制服,堂内只剩两三个好手,这一局已然败了。
谢白砚不断思索,也未想到他的行为有何破绽,让秦宁离开引他入局,想到这,他便问道:“主君是何时发现的?”
“上京城作为权力的中心,你却丝毫不感兴趣,与你投名所要之物相差甚远,着实反常。”秦宁好心解释道。
“郎君心细如发,技高一筹,谢某甘拜下风。”结局既定,挣扎也是无谓,谢白砚深呼一口气,拱手作揖道。
“这一切皆系谢某一人所为,其余人都是听命行事,还望主君容情,饶他们一命。”
秦宁没回,直接下了命令:“谢白砚意图谋反,罪不容诛,明日午时问斩,其门下党羽按罪责轻重一一论处,此事全权交予林斐济。”
大山动作熟练从腰间掏出绳子,捆住谢白砚,按在地上。
“谢主君。”林斐济弯腰行礼。
“此次纷争牺牲官民,一律按牺牲军士待遇发放抚恤银,苏阳秋为主,石修容负为辅,你二人一同负责此事。”秦宁继续下令。
“是,主君。”二人出列,齐声领命。
安宁不久的唐阳府再次陷入忙碌奔波之中,等晚间得了空闲,林斐济找到苏阳秋,径直询问道:“你是何时知道我的身份的?”
“林大人,请坐。”苏阳秋眸唇微弯,与林斐济宁对坐于长案两侧,行云流水间斟满两杯茶水。
“这是平洲府盛产的玉叶长春,最能缓解疲劳,林大人尝尝味道如何?”
林斐济微不可查皱了皱眉,依然接过清茶轻饮两口,又问了一遍:“苏大人,你是何时知道我的身份的?”
苏阳秋作为秦宁的副手,几乎经手所有日常政务,主君对各地官员的态度都了如指掌。
同为南江旧友,与杜浩元、赵金沉不同,主君对林斐济称得上异常偏爱,衣吃住行无一不悉心关照,言语动作间并不顾忌性别之防。
再加上林斐济身上的男子特征并不明显,种种行径多方因素综合考量,他也是思考许久才得到这个结论,苏阳秋不疾不徐说出了原委。
“不管如何,多谢你帮我隐瞒,还有今日的仗义执言。”林斐济起身,认真作揖道。
“林大人言重了。”苏阳秋同样回了一礼,面色诚恳,“林大人为官尽职尽责,今日皆为苏某肺腑之言。”
主君一走,整个西南他为主官,苏阳秋为副手一起共事,林斐济微微一笑:“日后苏大人与我还要多番配合,不负西南百姓。”
“定如君之所愿。”
解决完此事,秦宁重新登船离开唐阳府,赶往上京城。
水河交织,稻田滚滚,田埂边与河边都有小童嬉笑玩闹,茅屋炊烟袅袅,见到军队也毫不惊慌。
“最是江南好风景啊…”沈新慢悠悠感叹道。
“主公,这河水清澈,里面的鱼又大又傻,想来一定美味。”罗二紧紧盯着河面,咽了咽口水。
沈新:“……”
身边没有一个读书人的坏处体现的显而易见。
江南府官员要比江北官员识相得多,沈新大军未至,江南知府就把印信送了过来。
江南鱼米之乡,物产资源丰富,大多数百姓不愁吃喝,但官员贪污受贿,豪强士族兼并土地等鱼肉百姓的勾当也屡见不鲜。
沈新并无过多思量,快刀斩乱麻,从临府抽调人手,亲测土地,有阻拦者,斩杀之。
仍有河道隐患重重,堤坝加固,河道重改,这些都需要长期整治改造。
这日,沈新正在沿途勘探河道,府衙守卫策马送了一份上京送来的紧急信件。
“大齐和大夏一起进攻,雁门关被破,两军纵横南下,主君未至上京无主,还望主公早日归京,主持大局。”
沈新折好信纸,带着二千军士,一路从各府收整人马,不过半月便抵达了上京。
庄开济随侍左右,依着顺序禀告着近日发生的事情。
“雁门关守将梁群峰受命抽调一万士兵南下意欲攻打上京,大齐大夏联合出了八万兵力,接连攻下雁门关、虹口关,百姓哀鸣,距离津兴府只剩通德、兴顺两个府城了。”
……
“三日前,主君送来的信上说,不日即到上京城,另外这些日子主君给您写的信件都在这了,一封未拆。”
“三日前?”沈新停下脚步,打开信匣,拆开了最上面那封。
“不错。”庄开济应声回道,“主公,眼下是否要整装粮草调集人马,即刻北上出征?”
三日前?这个时间阿宁已经在船上了吧,沈新心思活络开来,他与阿宁已有大半年没见了,此次北上又是远行,再见面还至少还有几月时间。
何况上京城不比南方,迂腐之气更甚,他得给秦宁撑好腰再出征。
“你立即着人准备一万军士一月所需粮草,等我回来点兵出征。”沈新匆匆留下这句话,重返船舰,扬帆离岸。
须臾之间,原地只剩庄开济孤零零一人。
他面色逐渐狰狞,气的跳脚,来回走了几圈,才把脏话咽回了肚子里,面上暂时恢复了平静。
罗二、吕小毛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吕小毛硬着头皮上前询问:“大人,眼下要做什么?”
庄开济微微一笑,“你们四个东南西北,去上京城四大近郊收粮。”
发完疯,活还是要干的。
津兴府。
“陛下,成了。”
“陛下,炸弹成了。”
一名侍从连滚带爬从殿外跑进来,高声大喊,满脸喜气。
“天佑我大燕。”燕熙川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皱紧的眉头舒展开来,哈哈一笑,新蓄的胡须来回颤动。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荒丘被炸出一个深深的大坑,铁片四散。
真真切切见识到炸弹的威力后,燕熙川眼神惊叹,等没了危险凑近看才觉察不妥,他凝神片刻询问出声:“与叛军的炸弹相比,这个威力小了点。”
上京一战活下来的禁军曾说,叛军一个炸弹可抵五百禁军,这个最多能伤百人。
“原料提炼困难,工匠们还在摸索中制作,研制出来已属不易,日后定然能做出比叛军还要厉害的武器。”秦安安宽慰道。
“不错。”燕熙川点了点头,“首功之人是谁,上前来给朕看看。”
“老道公孙计鸿见过圣上,此物能成全依仗圣上与皇后福泽庇佑,我等不敢居功。”
公孙计鸿童颜鹤发,一举一动自有一股不同的气韵,让人印象深刻。
“有功当论赏。”燕熙川大手一挥,“赏,参与众人皆赏五金,公孙真人受大宗师封号,享内庭供奉,见朕免跪。”
“谢陛下赏赐。”众人跪地行大礼道,“吾皇万岁。”
“制作一颗炸弹要多久?”燕熙川将公孙真人扶起关切问道。
“此物制作极难,制作者需全神贯注保持充足的精力,不然稍有不慎便会弹毁人亡。”
公孙计鸿沉思片刻给出答案:“依老道拙见,十天可做出一枚炸弹。”
“太久了,一定要尽快想出提升速度的法子,原料朕会交由工部负责。”燕熙川吩咐道。
“朕会召集一批匠人,你们负责筛选,教他们制作方法,专心制作。”
“一个月内,朕要见到一百枚炸弹。”
“我等遵旨。”
水花滚滚,海面苍茫,遥遥天际间一孤舟随水漂向船群。
“主君,有船舰靠近,疑似沈家军。”
海上无所事事,听到禀告时,沈瑾、沈瑜和秦宁正在斗地主。
秦宁闻声立即起身快速来到栏杆前,拿起望远镜,蓦地见到了负手而立在甲板之上朝他挥手的沈新。
相公?
他愣了一下,放下望远镜又重新拿起,这回他看的很清楚。
确实是他的相公。
“快让船舰加速,靠上那艘船。”秦宁指了下远处的黑点,语气难得雀跃。
“阿南,你去把二公子和三公子叫过来。”
“是,主君。”
“阿宁。”
沈新的声音顺着海风轻拂秦宁的耳廓,海面阳光闪动让他伸手挡了挡。
下一秒,他的手连同整个人就落在了沈新的怀里,沈新说:“我好想你。”
睁着眼睛的大山被沈瑾拉着回了船舱,露天的甲板上只剩下沈新和秦宁二人。
熟悉的气息让秦宁彻底放松下来,他伸手回抱住沈新,小声回:“我也想你了。”
第242章
“每每看见主公与主君在一起, 都让人感叹只羡鸳鸯不羡仙啊。”郭东白依靠窗边,啧啧出声。
沈瑜支着下巴同样看向甲板,轻叹一口气:“也不知道大哥什么时候能想起我们。”
“还早着呢。”沈瑾捏着扑克牌敲了敲桌子, “别看了, 到你出牌了。”
“哦。”沈瑜乖乖坐回来, 中气十足道, “对八。”
“哎—等一下。”郭东白眼疾手不快,话音未落,沈瑾的牌就到了桌面上。
“对二,报一张。”沈瑾勾了勾唇。
“四个九, 报一张。”顾玄维也勾了勾唇。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
……
“相公什么时候回的上京?”秦宁摸了摸沈新的衣袖, 抬头问。
“一日前。”沈新握住秦宁的手, 低声回, “北方战事不太平,上京城又只有庄开济一个人撑着, 咱们快些赶路,争取早一日到上京。”
算算时间, 相公刚到上京就折返回了船上,秦宁抿了抿唇,眼中的心疼快要溢出来,他附和着点头:“好, 我这就让他们安排, 相公先随我去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
沈新应声解释道:“最多三个月事情就能彻底结束, 到时候咱们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好。”秦宁拉着沈新往船舱走。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又过了两日, 舰船停靠在了上京城的码头。
一众人大包小裹上了岸,秦宁带着沈瑾沈瑜沿街走了一段路,笑着跟沈新说:“虽然没有以前繁华,但是大家都乐呵呵的,瞧着就很有朝气。”
“重分土地,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沈新犹豫了一下,又问,“想不想去以前的住处看一看?”
“战事要紧。”秦宁摇摇头,“战机稍纵即逝,直接回宫里开会,我们也要见见日后共事之人。”
“好。”沈新回。
庄开济粮草收整齐备,次日即可出征,留给沈新和秦宁只剩一个晚上的时间,沈新洗完澡匆匆回殿,低头轻嗅秦宁脖颈,轻哄道:“阿宁,上床吧。”
感受到沈新灼热的手掌不断游走,秦宁红着脸颊轻喘:“熄…熄灯”
“遵命。”
沈新拦腰抱起秦宁,左手手掌盖住秦宁双眼,二人唇齿相依,向一个又一个灯盏走去…
津兴府,朝会之上。
“陛下,大齐和大夏两国大军大破通德府,八万大军正对津兴府虎视眈眈,逆贼沈新也率一万叛军逐步逼近,两股势力渐成南北夹击之势,大燕三万之师实在难以抗衡。臣以为,此刻应当拉拢叛军共同抵御敌军。”
……
“叛军这一路走的不急不缓,明显就是在等我大燕之师与敌军两败俱伤时,他好坐收渔翁之利,此等阴险小人绝不可与之同谋,何况逆贼沈新对陛下几次三番送去的信不置可否,态度不明。”
唾沫四飞全是无用之言,若是再给他半个月的时间,到时百枚□□完成,何愁困境无解,燕熙川压下心中的想法,他冷声喝问道:“多说无益,大敌当前,爱卿们可有御敌之法?”
朝堂之下骤得几息安静,陆正清弯腰上前跪在地上谏言道:“臣以为可与叛军虚与委蛇,联合起来进攻敌军,消耗叛军炸弹数量削弱其实力,又能阻挡敌军攻势,等炸弹完成再一举反攻,则必胜之。”
这和之前说的有何不同,若沈新那么好相与,他也不必如此头疼了,燕熙川一脸的兴致缺缺。
“臣与逆贼沈新在南江之时便有过交集,此人为人随性洒脱,但爱夫如命,若不是他夫郎在上京城受了委屈,想来他也不会遁走南方偏僻县城。”
陆正清意有所指,众臣的目光齐刷刷望向杜侍郎与秦相。
北上之后,秦宁为秦相嫡哥儿的消息在暗处经久流传。
秦怀章自诩并无对不起秦宁的地方,身躯依然挺直,而杜侍郎却心里发虚,当即跪地辩解:“陛下明鉴,陆大人所言太过儿戏,绝不可信。”
陆正清的话还在继续:“逆贼沈新生于、长于大燕,天下熙攘皆为利,若是能让逆贼看出大燕的诚意,此法自然可行。”
见龙椅之上的燕熙川陷入沉思,礼部尚书楚德诚立即跪地出言道:“若真如陆大人所说,恐怕要委屈皇后娘娘一阵子,金尊玉贵的嫡哥儿却过了十几年的贫苦日子,任谁都会心生郁郁。”
“楚大人此言不错…”另有数人跟着不断附和。
“放肆,皇后乃一国之母,岂能因叛贼而避之。”燕熙川发了好大的火,提前退了朝。
身处后宅的秦安安也早早得到了消息,原本雀跃的心思淡了不少,他煲了一盅苏合香汤,亲自送往燕熙川亲政的大殿。
二人简单聊了几句,燕熙川将汤盅一饮而尽,挥手让下人退出大殿,他踌躇半响才说:“安安,不若朕先送你去宗庙诵经祈福半月,等这阵风波过去,朕再把你接回来。”
秦安安扯了扯嘴角,“陛下是要拿我去跟沈新彰显诚意?”
见秦安安面色不对,燕熙川连忙找补:“这是什么话,实在是兵力不足,若真等他们攻来,大燕就完了。你放心,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朕的夫郎只会有你一个,这些都是权宜之计。”
燕熙川眸色诚恳,声音切切:“你就当是为了朕,好不好?”
秦安安心里一阵发冷,燕熙川登基之后,为了朝堂稳固册立了好几个宫妃,但燕熙川发誓跟他保证,绝不会碰那些宫妃。
他的心情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他忍了。
他一退再退,燕熙川却愈发得寸进尺,若他此时离开,后宫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处,他的弘儿又该如何自处?
秦安安盯着燕熙川,眼神明亮:“陛下当真要弃我于不顾?”
燕熙川被质问的一阵羞恼,他口不择言道:“朕说了,不这过权宜之计,安安难道不能为了朕委屈一阵子吗?”
“是臣妾失言,请陛下恕罪。”秦安安福了一礼,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陛下,此番远行,归期未定,今夜臣妾亲自下厨,咱们一家三口吃一顿团圆饭吧。”
若不是他无能,安安也不必受此大罪,燕熙川心里发涩,他声音轻柔道:“好,你先去,等我批完这几道折子就回去。”
夜色漆黑如墨,灯火摇曳,八仙桌上放置着四碟色香味俱全的民间小菜。
“安安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燕熙川一边吃一边给秦安安添了一筷子莴笋,“快吃。”
“陛下喜欢就好,臣妾没什么胃口。”秦安安轻声回,自己却一筷未动,独自出神。
顺遂日子过惯了,把在现代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学会的东西扔的干干净净,难怪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决定他的死生。
二人照常安寝,燕熙川沾枕即眠,秦安安招来心腹,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不过一天,津兴府的天就变了。
沈新的大军驻扎在津兴府百里之遥,宛如沉睡巨兽。
身处军营之中,沈新临睡之前添了个画画的习惯,全神贯注之时,急匆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传信兵帐外来报:
“燕朝新皇今早突然瘫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整个津兴府如今都由秦皇后做主,违抗者死。”
“燕熙川突然瘫了可有原因?”沈新收好册子,看了一眼着急忙慌赶来的段玉诚等人,又问传信兵。
“世人皆传此事是秦皇后所为。”传信兵回。
“主公,我们可要顺势而为?”邹飞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全军整装即刻北上,攻破津兴府。”沈新下了命令。
敌军声势浩大的往南推进,战事愈紧,风雨飘摇。
秦安安抱紧怀中小人,恋恋不舍地放开,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弘儿,白鹿洞书院招生严苛,你此去求学一路必定要认真读书,云寒哥哥会有一直监督你的。”
“爹爹放心。”燕弘眼眶憋的红红的,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顺着他爹的话往下说,“我一定会进白鹿洞书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虚此生。”
“走吧。”秦安安摸了摸燕弘柔软的碎发,轻声道。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护好小公子。”
“来世必报君恩。”秦安安弯腰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望着马车,久久不能回神。
夕阳日下,秦安安身穿明黄衣袍,弯腰给燕熙川掖了掖被角,一边给燕熙川喂药一边说:“大燕要完了,我已经把弘儿送走了,希望他能普普通通、平安顺遂过完这一生。”
“唔唔唔…”燕熙川张了张口,气的脸色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信?”秦安安嗤笑一声,“从你逃离上京城那一刻大燕就已经完了,你在津兴府所做这一切都是在苟延残喘,我不过是加快这个进程而已,如此也让百姓少些折磨。”
“沈新绝不会与你联手,与其等城破之日任人宰割,不如自己选个漂漂亮亮的死法。”
他擦干燕熙川下巴上的药渍,在燕熙川满脸惊惧之中,一口饮尽碗中余药,“放心,你我相识多年,相爱一场,我不会留你一人吃苦受罪的。”
沈新率兵到时,只见两具至死缠绕的冷冰冰的尸体,他轻叹一句:“收敛好两人尸骨,找个风水宝地合葬吧。”
“是,主公。”
对疆土旧民,沈新行事还会斟酌几分,面对夏齐两国的八万军队,他打仗以速胜为主,不过两三场大战,两国便被打的元气大伤,不断后退疯狂逃窜。
沈新乘胜追击,将两国打出雁门关外,签订了友好的三国盟约,才大张旗鼓的班师回朝。
城门之处,秦宁站在最前方,沈瑾沈瑜紧随其后,一众人等按照站位随侍两侧,迎接胜利之师。
沈新缓缓走向秦宁,牵起他的手,面向众人朗声道:“燕朝已覆,边关已平,新朝当立,我们夫夫二人一同抚定万民,开太平盛世,国号为‘乾’,十日后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陛下万岁。”
“后君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天震地的敬呼从四面八方传来,秦宁凑近沈新,低声询问:“十天能布置好登基大典吗?”
龙袍皇冠、场地搭建、礼乐奏演,这些都需要提早准备,十日时间可能连一件龙袍都做不完。
“我离开之前就安排好了,放心。”沈新满脸笑意,扶着秦宁上了马,二人同乘一骑,伴着一路行礼问好,驶向皇宫。
二十日的工期压缩到了十日,跟在后面的诸多同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情狰狞,场面堪称天崩地裂。
一刻钟后,该安置大军的安置大军,该监督场地的监督场地,该写诏书的写诏书…人如鸟散,只留沈瑾和沈瑜带着几名随从在街上闲逛。
“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回宫见大哥?”沈瑜拿着泥人将军问。
“再等等。”沈瑾瞧了一眼暗沉的天色,随口应付。
皇宫内。
信纸单薄,残章难诉,秦宁和沈新两人洗漱完靠在床边,沈新从木箱子一件又一件拿出这一路给秦宁买回来的礼物。
秦宁拉着沈新坐在床上,靠在沈新怀里,“秦怀章表面顺从,但暗里牵头搭线,痴心妄想太过,我已经送他们一家去和秦明烨团聚了。”
“也好。”沈新附和着,“若南溪村断亲的亲戚闹事,也一同送过去,两边旗鼓相当,日子定然红红火火。”
莫名的伤感被打破,秦宁跟着笑了一下,沈新的话还在继续。
“雁门关外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天青云白,气候适宜,生机勃勃,等日后我们逛遍东南西北,人间绝色风景,岂不快哉。”
耳边沈新的心跳沉稳有力,秦宁轻声说:“相公,我想生个孩子。”
“好。”沈新一口答应下来。
“真的?”秦宁直起腰忍不住确认一遍。
“比真金白银还真。”沈新单手抱起秦宁走向木箱子,翻开一个精致的木盒,拿出一个包裹严实的册子显摆道,“出征这些日子我夜夜独眠,还好找了些消遣法子。”
秦宁抬眸望去,脸颊耳朵瞬间变得通红,羞愤道:“相公!你—”
竟然画了两个人各种姿势的避火图。
轻帐暖叠,雪白的画册被粗粝的大手缓缓翻了一页,秦宁慌乱挪开视线,不仅被撞的闷哼一声,还被人捏着下颚移回视线,他脑子发出“轰”的一声,只听到头顶上的暗哑声:“阿宁,我画技如何?”
“活灵活现。”秦宁浑噩间恢复一丝清明,他咬唇吞下呻吟勉力回道。
“善于学习,共同进步。”沈新轻笑一声,单手握住秦宁略红的细腰把人提起紧密相依。
夜,还很长。
时间匆匆,转眼便到了登基大典。
沈新和秦宁携手走过九十九层白玉阶梯,受众臣朝拜。
“今顺应天命,乾坤定位,日月同辉,阴阳合德,朕与后君秦宁,伉俪情深,死生不离,共执天下,同为至尊。我二人矢志以万民为先,匡扶社稷、泽被苍生。”
“后君秦宁乃朕之夫郎,敏而好学,博通经史,洞察明理,善良亲民…”
下边的一众大臣刚开始还聚精会神侧首聆听,一刻钟后表情逐渐麻木。
受封诏书怎么如此之长,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赵部长还是个马屁精。
后君的诏书可是圣上亲手写的,与他毫无关系,礼部尚书赵金沉一一扫过众人各色目光,满脸坦然。
“怎么还没完?”秦宁觉出不对,他稍稍侧脸小声问旁边的沈新。
“快了快了。”沈新干笑了一下,当时文思泉涌过甚,一不小心就写了大几千字。
大典肃穆冗长,天色逐渐昏暗,宫灯燃起,沈新和秦宁共同起身,一同宣告:“新朝新气象,新增政务内阁和检察机构,重设六部,重构官员选拔与考核,重订税率土地制度。”
“众卿当与朕/本君同心同德,为天下万民求千秋万代,开万世太平。”
“臣等谨遵圣谕。”
九阶之上,两道明黄身影执手而立,相视一笑,星河流转,银花火树自九天而下,庆贺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