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其他小说 > 天官纨绔 > 【正文完】
    第211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官 正文完……

    顾恒二十八岁的时候, 顾朻退位。

    顾恒登基为帝。

    吏部尚书景琸致仕,左侍郎赵淩任吏部尚书,封泸阳王。

    同年六月, 户部尚书赵骅致仕, 神都大学山长王蔷薇调任象州, 负责筹建象州大学。

    赵缙刚结束了多年的外放, 回到神都, 没想到和父母团聚没多久,就要送别, 站在码头上抱着老父亲哭红了眼睛。

    赵骅身板笔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很是感慨:“自己都是当爷爷的人了, 还这般小儿做派。”

    市舶司在赵淩的“主刀”下大卸八块后,赵缙就理所当然执掌了海州市舶司, 如今回来说是平调担任神都市舶司按察使,但神都的官职比外放的官职要高半级到一级, 其实是升职。

    赵辰前几年已经外放, 在文州大刀阔斧干出了一番成绩,还赶巧碰上了一个好苗子考上了新科状元,今年很顺利调任东州担任知府,也是说是平调, 其实是升职的。

    毕竟几个文州加起来都没东州富庶。

    赵缙很想抱着赵王氏嗷嗷哭一通, 抬眼一看赵王氏抿紧的嘴角,顿时站直溜了给自己擦眼泪。

    赵王氏嫌弃极了:“在神都可没有海州那么随意,多注意收拾一下自己。”

    赵缙低头看着自己的七分裤夹脚凉拖觉得很正常, 满眼迷茫地在周围一众人群里扫视一圈。

    神都码头天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穿什么衣服的都有,他的打扮一点都不奇怪。

    他四弟不也穿得差不多?

    赵王氏顺着视线看了看赵淩, 兄弟俩一个大花裤一个小猫裤,顿时无话可说:“你们……唉,算了。过年记得回老家。”

    “好。”

    码头繁忙,不过他们这种坐私人船只的有专属的休息室,还算空闲。

    过了一会儿,船长过来说是可以开船了。

    赵淩他们把老夫妻俩送到船上,和兄弟侄子侄女们以及更小的孙辈们一起目送船只离港,一直到消失不见。

    赵淩刚才送别的时候倒是没什么感觉,这会儿人看不见了一下子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窦荣还奇怪赵淩怎么突然站着不动了,就见他眼睛一眨,一行眼泪掉了下来:“水灵……”

    赵淩自己还没意识到,扭头看向窦荣:“怎么了?”

    窦荣掏出手帕来给他擦眼泪,像是碰到了一个开关。

    赵淩嗷一嗓子就哭了出来。

    赵缙被感染,也想嗷一嗓子,被羊氏一瞪:“你敢哭一个试试?”是不是想把鼻涕眼泪抹她衣服上?

    赵缙顿时不敢了,掏了掏兜没掏出手帕,还是小孙女贡献了自己的小兔子手帕:“爷爷,给,不哭嗷。”

    嘤,还是小孙女可爱。

    赵骅致仕,尚书府自然是不能再住了。

    老宅在赵慧出嫁的时候收拾了一回,平时有人打理,赵缙再搬进去简单收拾一下就行,就是赵淩把对门的宅子收了回来,进行重新整修,给羊氏开办女学。

    一行人陆续坐上马车,车厢空间狭小,放上一个冰鉴温度就比外面明显清凉了许多。

    赵淩和窦荣跟着去元庆坊,曾经的小伙伴都成了老邻居。

    墙头上的大狸花“咪”一下DUANG到地上,绕着赵淩的脚边转圈圈。

    赵淩熟练地掏出一个铁皮小盒子,打开拿出一粒肉干给它,撸了撸大狸花圆圆的脑袋:“不知道是抹布的几世孙。”

    “说不清了。”老邻居眼巴巴看着赵淩的小盒子,“你这什么肉干,给我尝尝。”

    赵淩递给他:“鸡肉干和鱼肉干,没味道的,应该还有点腥。你要吃啊?”

    邻居拿起骰子大小的一粒,看了看闻了闻,最后在喵喵叫下投喂给了大狸花:“别急,给你吃。”

    他见赵淩要回家去,也没多说什么,只说有空过来玩。

    家中年幼的子弟们不知道他在跟谁说话,等赵淩进屋后才问到:“刚才那位是谁?”

    “宰相赵瑞。”

    孩子们不信:“宰相不是白胡子老爷爷吗?怎么可能这么年轻好看?”

    “他真是宰相赵瑞。以前住我们家隔壁的。”

    “那更不可能了。人家是宰相,爹你还是个芝麻官。”

    隔壁吵吵嚷嚷,窦荣听到几句,回头轻轻揽了一下赵淩的肩膀。

    赵淩不明所以:“怎么了?”

    “没事。”

    以前的新宅现在也有些老旧,尤其是有些地方替换新的木料,新旧两种颜色对比明显。

    羊氏说道:“其实就改了个厨房,把厨房推了,加深了地基,改了个两层楼,把食堂扩大。”

    赵淩问她:“招生怎么样了?”

    羊氏一听,顿时就笑了:“现在还没正式开始招生,我准备把宅子收拾好了再开始。来问的人很多,我这儿已经记下了许多名字。”

    有赵慧这么一位女状元做招牌,海州女学后续也教出了不少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羊氏办学经验丰富,又有历史成绩,神都但凡供得起女子读书的人家,自然心向往之。

    如今十几年过去,差不多就是一代人,想法已经发生了改变,虽然依旧有人冥顽不灵,明着暗着辱骂女性官员和外出工作的女性,但这种行为已经从社会主流变成了被人鄙夷的存在。

    当然,依旧有人不放心家中女子和男子同校学习,有条件的人家都是请了先生到家里来教,基本用的先生都是自家亲戚。

    赵淩笑道:“我还想着要是没人入学,就让灵灵回来。”

    赵慧如今也外放,不过她是工部侍郎兼监察御史,出去负责督造神都到象州铁路的建造。

    “她应该年底就能回来了。先前我还劝爹娘等晚点再回去,到时候坐火车,比坐船要快。”

    羊氏对自己这个小叔子十分感激。

    她家相公的官职就不用说了,赵淩扶持一把,毕竟是亲兄弟。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

    她女儿小时候想科举,想当官;她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只能无奈放弃,谁让她是姑娘呢?

    谁能想到赵淩当初答应小朋友的话,并不是哄孩子,花了时间精力,顶着压力真的做了落实下来。

    包括后来赵慧能够跟在太上皇和皇太后身边学习,都是看在赵淩的面子上。

    帮人帮到这种程度,她实在是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人家啥都不缺,她也没法有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对于她这样习惯了有来有往的人来说,十分别扭。

    她想了想,说道:“四弟你们坐着,三嫂今天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吴州菜。”

    最近来了一船南方来的食材,幸亏她买到了一些。

    其实也没那么多吴州和海州的食材,主要是一些调味料。鸡鸭鱼肉用的还是神都本地的。

    赵淩和窦荣在吴州待了好几年,再吃到吴州口味的食物,十分怀念:“等我们致仕了,就去吴州待上一阵。”

    六月,赵淩送别了父母后,八月过完生辰又送走了已经退位的顾朻和余姝。

    两人并没有打算跟顾潥夫妇俩常年定居吴州翠宫,而是选择到处游历。

    他们还很年轻,身强体健:“想看看这天下,看看天下的百姓。”

    余姝笑道:“有机会的话,我们还想看看其他的国家,去世界上别的地方转转。”

    顾朻抬手拍了拍赵淩和窦荣的手臂:“麻烦你们留下来,多看着点稳稳。”

    余姝把早就准备好的鞭子递给赵淩:“稳稳要是有哪里不对,你就抽他。”

    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新帝眉头一抽:“娘!”

    “叫娘也没用。”余姝冷眼一扫,顾恒当了皇帝都只能乖乖立正,“要是闹什么幺蛾子,看我回来不打死你。”

    顾恒按了一下眼角,把跟爹娘要长时间分别的难过按回去,白感动了。

    再说他能有什么幺蛾子可以闹?

    大虞现在的事情无非就是那些,每年修桥铺路,发展农业、工业,大力发展科研和教育等等,都是顺着现在的脚步走下去就成。

    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就平衡一下各方势力,连铁路和柏油路先修哪里后修哪里都没法决定。

    毕竟经过那么多年发展,适合发展的各种工业和能源基地已经建立,轻重缓急没什么可以争议的地方。

    “父皇母后走得太快了,待在神都多好,什么新鲜东西都能先看到。他们这一走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顾恒说着说着,情绪又低落下来,身子下意识想要往窦荣身上靠。

    窦荣嫌弃推开:“他们过年就回来了。”

    现在八月,大概也就是出去玩上三四个月。

    “这么快?!”顾恒始料未及,又不信,“您一定是胡说的。爹娘都没告诉我什么时候回来。”

    窦荣鄙夷:“这还用说?我随便一猜就猜到了。”有这么个私底下娇气包一样的逆子,家长出门哪可能会放心?

    当初他姨父退位,几乎是立马就走的。

    顾朻退位,还在宫里多待了两个月,确定儿子真没问题了才出远门。

    “猜的啊。那肯定不准。”顾恒更加不信,问他先生,“先生,您猜我爹娘什么时候回来?”

    “今年过年的时候。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吧。”赵淩还可以更加具体点描述新任太上皇和皇太后的行程,“他们的船队从神都出发后,应该一路往东经胶州港入海,然后沿途到象州看象州港、盐田,那里是你爹一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了,他应该想去看看现在具体是什么模样。接着就转大江,一路往西,沿途看看各地发展,最后到黑龙港,说不定还会顺路去济国。去完之后就从黑龙港走西川,到西河港,再转回神都。这么一圈转下来,差不多三四个月。”

    由于水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都在沿江沿海地区,要不就是凉州那样矿产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

    他说的路线是大虞近几十年来最繁忙的航道。

    “等他们回来之后,明年再出发,就可以直接坐火车到象州。”

    顾恒听得一愣一愣的:“是先生给我爹娘规划的路线吗?”

    “不是。我猜的。”赵淩很自信地说道,“我猜你爹你娘的心思比你准。我比你认识你爹早。我认识你娘的时间,比你爹认识你娘的时间还早,是不是?”

    好像很有道理。

    接下来果然和赵淩窦荣猜测的一样,顾朻和余姝转了一圈,在年底回了神都。

    两人把沿途的许多看到的情况书写下来,回到神都交给好大儿:“喏,你看着处理。”

    顾恒年底忙得焦头烂额,他爹娘还要给他上强度,顿时……顿时委屈:“父皇~母后~”

    他本来以为当皇帝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总览全局、把控各方势力的平衡就行,有两名宰相辅佐,尤其其中一位还是他先生赵淩,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可以让讨厌的豆豆表叔帮他带孩子,没想到真正当了皇帝才发现跟监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啊……

    顾恒毁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他就不那么心心念念想着赶紧当皇帝了,多当几年太子多好啊。

    当太子,他有空还能陪太子妃去码头打架……不是,是帮忙调解纠纷。

    顾朻和余姝压根不管他,问:“你先生呢?”

    顾恒说道:“先生回老家了啊。坐火车回去的。”

    “都还没到过年呢,他这么早就回去?”

    顾恒一听,把笔往笔架上一放,嗷嗷哭着跑到父亲怀里:“先生说他是先生,我得听他的!”

    顾朻觉得岂有此理:“你是君,他是臣,他得听你的话!”

    顾恒委屈:“娘也让我听先生的!不听的话,先生拿鞭子抽我!”

    “你还打不过你先生?”

    “我能跟先生动手吗?!我还没动手呢,翊表叔就得把我打死!”他就不信了,父皇难道敢当着翊表叔的面打他先生?

    余姝看儿子干嚎不掉眼泪,好奇:“水灵还能真打你?”

    “那倒没有。”顾恒委屈的也不是自己会不会挨揍,而是,“年底那么忙,他说去检查新通车的铁路就走了。”把工作全都留给了他,他还不敢反抗。

    差不多同一时间,装修豪华的卧铺包厢里,赵淩和窦荣整理好行装,跟随列车员下火车。

    车外,赵骅和祝光站在月台上,见到他们下车迎了上去:“回来了。”